Loading... 自从上大学,就很少在这里更新blog了。原因大概是我本身就是一个没什么条理的人,非常懒(mbti里测出来是p人),再加上有一点完美主义,或者说患得患失,写博客本身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写作和说话不一样,可能也和从小不怎么喜欢读文学作品有关,写作时总是会想每句话应该怎么表达更能准确传达我的意思,担心有没有语法错误什么的。但这个blog建站这么久,其实没什么人看,我可以不在意语言,随便写写,写给自己看。所以我打算多更一些,一个是我很喜欢找人闲聊,还是有一些表达欲的;另一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多,也有很多值得记录下来的东西,如果什么都不记,会感觉每天都和前一天没什么不一样,也很难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和“活着”。 出于以上原因,如果你偶然刷到了我的blog,发现完全看不懂,那也很正常。 --- 距离确认录取结果已经过了一个国庆假期了,之前一直觉得不太真实,现在缓过来一些,开个帖子记录下近一年的保研经历。 ## 前言 大一上就听说了“保研”,大概意思是符合某些条件的人,会由本科的培养单位推荐免初试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也就是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考试,只要目标单位接收,就可以去读研,有点像是高考时候的“自主招生”或者“强基计划”。那会儿经常听学长学姐们说考研有多难,相当于再来一遍高考之类的,我潜意识中也希望自己能有保研的机会。而且因为自己从小就喜欢拆电脑、编程之类,提前学了不少东西,当时对自己还挺自信的。 具体了解大概是在大一下,加入工作室之后,有学长学姐给我们讲相关内容,大概是要保证成绩在专业前列,尽量多打比赛、做项目、做科研,丰富自己的这些经历。之后参加各个学校的夏令营和预推免,如果拿到优秀营员,基本就相当于获得这个学校的offer,九月底在教育部的系统上和学校完成双选就可以了。 所以,大一到大三这三年,我尽量保持了一个不错的专业排名,参加了很多算法设计类竞赛,科研项目方面,搞了些学院的国创科研项目,也跟几位老师和学长很粗略和浅显地接触了一些科研工作。虽然过程中还是有些很紧张很累甚至想要摆烂的想法,但是总体上来讲,也没有觉得多么不容易,我成功“争取”到了保研的机会,可能是因为我是喜欢我做的这些东西的。我并不是否认我的努力,只是因为我喜欢,所以我并不想把这种努力和磨难、不容易之类联系在一块。 当然,我知道确实有很多人比我努力得多,更多人比我厉害得多,我很敬佩他们。于我而言,以及一批和我类似的人,或许不过是在热爱的驱动下,做了一些有目的性的努力,并没有什么值得别人学习的品质,倒是我应该向他们学习,把无论是否热爱的东西都做到极致。如果非要说我有什么经验或者能给别人的建议,可能就是建议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这样你为此付出的时候不会感到痛苦和疲惫,即使在别人看来可能确实很累。 ## 背景 讲具体的保研经历之前,先列一下基本情况: - 院校专业:中流/末流2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绩排名:专业rank1,前2% - 英语水平:六级480 - 科研项目:国家级大创立项,两段实验室科研经历,无论文专利 - 工程项目:某大厂夏令营经历一段,多段Web前后端项目开发经历 - 竞赛经历:多项XCPC铜牌,其他算法类竞赛国奖省奖若干,美赛H奖,其他省奖若干 - 奖励处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 这个背景比较一般,排名和竞赛还可以,科研方面只有一些浅薄的科研经历,没有论文发表,英语水平算是一个减分项吧,院校背景根据自己夏令营的经验,应该是刚刚摸到华五院校的门槛。 ## 前期准备&套磁 我给老师发的第一封邮件是在23年的10月左右,当时听工作室学长说有些人会提前半年一年就进组实习,幸运的话也许能出一些成果,而且也有被实习的导师录取的机会,正好我当时比较闲,想着能不能得到一些科研实习的机会,于是抱着尝试的心态联系了一位计算所的老师,老师回复里给了我一个考核,让我阅读并复现一篇论文。大概正好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用国庆假期把论文复现出来,发给老师看,他看完之后可能觉得还不错吧,就让我跟着下面的一个小导做一些工作。不过呢,后来可能因为他们太忙了,再加上我当时还有专业课没办法去线下,只能远程实习,所以最终不了了之。这次发邮件我基本没有做什么准备,简历临时简单做了一份,很多事情都没有准备好,也没考虑清楚,不过也算是有了第一次套磁的经验。后面一段时间,我联系了一位本校比较强也愿意带本科生的老师,做了一些nlp方向科研很浅显的工作,这后来也成为了我简历里的其中一段科研经历。 年初3月份的时候,我开始正式着手准备保研的相关材料,准备了简历、个人陈述、各种获奖证书、推荐信等。非常幸运的是,工作室的学长学姐这段时间给我们讲了很多保研相关的内容,我了解了各种概念、黑化、加了绿群。特别感谢学长,整个保研过程中一直解答我的各种疑问,帮我看简历,帮我模拟面试。 大量套磁从四月上旬正式开始,最开始一个月,想着套磁邮件有针对性一点,每位老师我都会选一篇论文读,在邮件中写一下自己的理解,所以三四天才发一封。套磁的回复率很低,时间越早老师们可能越不愿意回复,毕竟不确定性太大。我后来觉得这样发实在太慢,改成只看一下老师的研究方向和招生广告,只要觉得比较契合就发。套磁大概一直持续到六月中旬,大部分老师都不回,回复的老师中也有一大半是欢迎报考,最终套到老师联系方式的只有大概10%。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计算所和复旦的两位老师。计算所的老师是体系结构方向的,刚加上微信就约我腾讯会议,了解我的基本情况,问了我几个专业问题,然后直接给了我一个计算所和上科大联培的专硕名额,让我确认意向。因为距离夏令营还比较久,想再多尝试一下,而且方向我更偏向人工智能一些,还是联培专硕(本人偏向读博,所以希望学硕,方便转博),遂拒绝了老师。复旦的老师应该给所有发邮件的学生都布置了作业,然后面试考核。作业内容是用prompt engineering、fine-tune方法提升LLM instruction following能力的一个实验,要求一周左右时间完成,提交源代码和一个论文格式的英文实验报告。面试的时候考察了实验中使用的方法、细节,对LLM中一些概念的理解以及几个计算机专业课和线性代数的问题。这基本和夏令营面试内容差不多,还多了一个实验项目的问答,可能是面试表现还不错,老师第二天通知我可以报考智能复杂体系实验室的学硕或者大数据的专硕,如果能拿到优营,就同意我去他的实验室。但是因为复旦是强com,老师只能推荐一下,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后面夏令营实际拿到了复杂体系实验室的候补。能感受到这两位老师都非常和蔼和负责,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虽然最后没能去,但依然非常感谢这两位老师给我机会。 ## 夏令营 从四五月开始,各个单位陆续发布了夏令营报名通知。因为这几年夏令营入营越来越难,所以我采取海投的策略,大概报了五六十个单位的夏令营,成功入营12个,因为有部分时间冲突,所以实际去的有:天大智算、复旦智能复杂体系实验室、华东师大计算机学院、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国科大华大专项这6个夏令营。 ### 天津大学 智能与计算学部 ![](https://img.wyy.ink/images/2024/10/09/IMG_5831.jpg) 天大智算是偏强com的单位。入营是通过线上机试和背景筛选的,所有报名的同学都会先参加一次线上的机试,最终筛选了近200人线下参营。线下参营又有机试和面试,机试在前,面试时老师能看到机试成绩,线下的机试比线上的要难一些,不过都有签到题(比华师的机试简单很多),打过ACM的同学们应该都可以ak。面试主要问项目,一个人十分钟左右,先用ppt自我介绍五分钟,接着老师会根据简历和ppt上的内容,着重问一下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问的不是特别深,自认为答的还不错。具体考核内容因为有些院校要求保密,我这里和之后其他学院就都不详细写了,只写一下大概的考核形式和自己的感受。 面试完后一天有各个课题组的宣讲&答疑会,各个课题组分开时间和地点,对某个方向感兴趣的可以去听宣讲,加群联系老师。(对于强com的招生单位,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各种联系方式联系导师了,导师认为比较契合的话也会约单独面试,相当于进行一个双选。)事实上后面学部也要求优秀营员需要联系导师,确认有导师接收后方可获得拟录取资格。我联系了几位方向比较感兴趣的组,并且单独和老师聊了一下,获得了老师初步的录取意向。 夏令营结束后没几天,好像一周左右(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发布了优秀营员名单,几乎入营的同学都拿到了优营,也就是都有和老师双选的机会。学部要求在八月底之前联系好老师,最终夏令营的录取资格由老师给学部的推荐名单为准。八月份因为确定不会去天大,所以放弃了推荐名额。 ### 复旦大学 智能复杂体系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实验室 ![](https://img.wyy.ink/images/2024/10/09/IMG_5983.jpg) 复旦是出了名的强com,老师对于硕士生的录取几乎没有任何权力。之前套磁的老师给我两个建议的比较可能拿到优营的学院,我选择了智能复杂体系实验室并成功入营。这个实验室今年才第二年招生,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入营难度相对低一些,最终有40位左右的同学入营。 夏令营只有面试,没有机试,每个同学20分钟左右。面试非常正式,流程规范,全程录音录像。内容涉及到英语口语问答,英文自我介绍(1分钟),中文自我介绍(8分钟)。接着问了专业课的内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算法与数据结构等,比较有难度。根据简历和自我介绍问了一些科研项目相关的问题,以及项目中用到的方法和技术的细节。总而言之考察很详细,难度较大。面试完后自己感觉还好,除了数学有个问题没答上来,其他基本都答上了,至于答得好不好就不知道了。 三四天之后,我收到进入wait list的邮件,问了夏令营期间认识的几个同学,也都是候补,只有一位同学拿到优营。因为这个实验室的wl不会告诉学生排名,所以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可能候补上。最后在系统开放前两天收到了候补通知,因为已经确定自所双选,遂拒绝录取,不过后来看到国庆期间还在发推免面试通知,名额应该比较充足。 ### 华东师范大学 计算机学院 ![](https://img.wyy.ink/images/2024/10/09/IMG_6069.jpg) 华师计院的夏令营也分为机试和面试,面试又分成专业面试和英文面试。第一天是宣讲和机试,机试难度较大,感觉是XCPC省赛~区域赛的难度,六道题最终做出来三道,后面听老师说这个分数应该还不错。另外第一天各个实验室宣讲完之后,还让我们在表单里面填写一个意向实验室,由此决定第二天的面试小组。我选了一个做cv&cg方向的实验室,第二天面试我的老师就是这个实验室中的几位老师。 专业面试首先会自己从桌子上抽一道专业课的题目,用一分钟时间准备和回答。然后不用自我介绍,老师直接看简历问科研项目,面试是压力面,老师会一直问直到答不出来为止。英文面试有十分钟,时间很长,面试官应该是学院里的硕士或者博士生,全程会用英文对话,考察英文的听说读能力。上海的学校果然对外语水平都比较看重,不过之前我准备过一段时间托福,感觉发挥的还可以。 专业面试完后,有一位老师跟我出来叫我去他办公室聊一下,他感觉我的方向和能力跟他比较契合,希望我能跟着他完成8月的实习。对,华师是要求在获得优营之后,8月份跟接收导师进行实习,通过才可以录取。这位老师做横向项目比较多,自己也比较感兴趣,就答应了跟着他实习。优营也发的很快,入营150人左右,有70个同学拿到优营,40个候补。 ### 中科院软件所 ![](https://img.wyy.ink/images/2024/10/09/IMG_6146---01.jpg) 软件所夏令营感觉和其他学校差别很大,可能是偏弱com的缘故吧,我猜计算所也是这样,不太清楚。我是参加天大夏令营的时候收到了软件所入围的邮件,本来心情有一点点焦虑,这个邮件让我稍微平复了一些。因为刚开始参加夏令营,对自己的背景没有一个很准确的把握,而且不同学长学姐和网上说的bar差别也很大,能入围软件所一定程度上还是让我放心了不少。 软件所整体考核时间拉的比较长,各个实验室会先在线上进行宣讲,宣讲结束后填个志愿,根据志愿直接划分到不同的实验室进行考核。我当时选了计算机国重,进行了一个线上的笔试考核,笔试内容很丰富,涉及到高数、线代、概率论、组合数学、算法、数据结构以及代码题。因为我基本已经忘光了大一学的那些数学课,也还没来得及复习,所以除了代码题,应该都答的很差。后面又进行了一次线上的面试,这个和其他学校基本一样,先用ppt自我介绍然后老师问专业课和科研项目相关问题。可能面试表现还行,虽然笔试分数很差也成功获得了线下参营的机会。线下参营完全由各个实验室组织考核,计算机国重又来一轮面试和机试,这次面试的内容比较新颖,面试前一天老师在群里发了几篇论文,每个人选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读完做一个ppt,第二天用ppt汇报。我选了一篇稍微能看懂点的三维重建方向的论文,但因为没有接触过,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自我感觉汇报的时候讲的也不是很好。面试结束后,又进行了一次机试,老师直接在leetcode上选了四道题让我们做,做完直接把源代码留在电脑上,说不计入总分,只是考察代码能力作为参考。 感觉志愿很重要。计算机国重的夏令营难度要大一些,据说旁边有的实验室面试就是在开茶话会,非常轻松。整体来看弱com会更着重考察科研能力,对背景没有强com那么看重。最终没能拿到优营,而且软件所的候补每个实验室不一样,我报的方向没有候补,只能预推免重新申请。 ### 中科院自动化所 ![](https://img.wyy.ink/images/2024/10/09/IMG_6173.jpg) 自所入围之后先进行线上的报告会和招生政策解读,这部分直接在自所的B站账号直播,没有入营也可以听(现在也上传了直播录制),接着第二天各个实验室和课题组的老师会在腾讯会议上交流宣讲,感兴趣的同学自愿加入去听。 线下的夏令营是两天,但其实都是面试,根据面试安排只要轮到的时候参加就行,因此可以当天去当天就回。面试是每个同学十分钟,难度较大。具体是一分钟的自我介绍,两个英文问答,接着会问几个数学问题,我被问到的是线性代数相关概念性的内容。然后老师会根据之前提交的报名材料问一下科研项目,问到了很深的细节,也问了是否了解一些新的研究和方法。面完我感觉算是正常发挥,会的基本答上来了,近期的研究和扩展的问题没全答出来。我那个时候感觉凉了,毕竟自所都是神仙打架,最后结果是候补,我已经很满意了,毕竟没有被直接刷掉。 大概八月多的时候,收到了成功候补的邮件,可以进入和导师的双选阶段(感谢top2给鼠鼠机会)。第一轮双选只能在之前报名时填报的实验室选,如果第一轮没有双选成功,第二轮就可以在整个所范围内双选了。双选越早越有可能去比较强的组,后面可选的强组就不多了,今年据说鸽子也挺多,基本夏令营候补的同学先后全部候补上了。我大概在八月中下旬确定了双选的导师,因为已经是自己背景的top了,而且研究方向、课题组氛围都很不错,所以最终选择了直博。自所的offer是比较稳的,预推免基本没怎么参加。 强烈建议有意愿去中科院各个研究所的同学们提前联系导师,也可以考虑提前一年去所里实习(比如自所有菁英班,计算所有春闱计划),或者看老师主页,有些会写招收本科实习生的,可以直接邮件联系导师。 ### 中国科学院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华大专项) 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新的项目,今年是第二年招生,知道的人比较少。看到知乎上有diss华大23年夏令营的,可能今年有了经验,个人感觉是参加的夏令营里面体验最好的。一共4天,加上报道5天,行程安排非常紧凑,很像中学生那种暑期参观夏令营。考核是最后一天,只有面试。 #### 报道 夏令营地点在深圳的大梅沙旁边,华大时空中心。园区里面分为生活区、办公区和会议中心。办公区的建筑风格很独特,是一栋露天的镂空建筑;生活区基本都是山景+海景房,我们住在顶层的双大床房,应该整栋都是酒店式公寓,布局相同,独立卫浴+独立洗衣机。 ![华大时空中心-办公区](https://img.wyy.ink/images/2024/10/09/-.jpg) ![华大时空中心-生活区](https://img.wyy.ink/images/2024/10/09/-06411811240fb117.jpg) ![办公区内部](https://img.wyy.ink/images/2024/10/09/IMG_6244.jpg) #### 参观 基本从第一天下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都在进行各种参观和实践。安排很紧凑,但确实有趣。第一天下午我们参观国家基因库、万物农业基地,看到了各种奇怪的动植物,还有全自动的核酸检测流水线,农业基地没啥好看的(可能因为我学计算机的不懂,他们有很多生物学农学的来参加夏令营)。另外,八月的深圳超热,出门十分钟衣服就会湿透,所以室外参观真的很受罪,还好后面的基本都是室内项目。第二天参观了医学所,华大智造,拆了测序仪,学了指纹取证。可能因为之前对医学和华大的“时空组学”实在是知之甚少,所以感觉都挺好玩的。 第三天是整天的实验室和课题组的宣讲,华大的培养单位按地理位置分为八个,包括深圳、北京、杭州、常州、重庆、武汉、海南和青岛,每个分院的研究方向和条件略有不同。按照培养机构分,好像是可以分成研究院和企业,很杂,我也搞不清楚。宣讲是分成了华大智造专场、华大基因专场、大细胞专项、华大万物专场、华大研究院(所级)专场和华大研究院(分院)专场。反正对什么方向或者城市感兴趣就加对应的群,和老师们联系就可以了。宣讲的时候发现原来华大发了这么多NCS,从论文上来看感觉科研水平不应该弱,而且公司的模式可能研究效率会更高一些?(。第三天宣讲结束后有两个华大专项的学长来给我们分享他们在华大的学习和科研经历,第一年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集中上课,后面按照志愿分到不同地区的研究院培养,各种奖学金、硕转博之类的政策都和国科大本部的学生一样,总体感觉是一个很好的项目。 #### 面试 第三天晚上公布了面试(在华大称为‘头脑风暴’)的流程,第四天进行面试。要求我们选择一篇由华大作为第一机构发表的论文进行阅读,无需准备PPT,第二天面试时向老师讲解。我选了一篇由华大研究院北京分院发布的关于DNA存储的论文。面试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感觉更偏向横向思考,比如如何将论文中的技术进行商业化推广、大规模制造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我对这项技术的意义和难点的看法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环节是抽取一张图(大概是华大发表的某些论文对应的PPT),然后根据图讲解自己看到了什么?这个部分让我感觉有些困惑,因为我抽到的PPT比较偏向生物学,我完全看不懂,最后只能变成一分钟的看图说话(笑)。最终,我也拿到了华大的优营资格。工作室的其他几位同学也参加并获得了优营资格。我们都认为这个项目很好,而且华大没有要求提前确定导师,所以当做保底。 ## 总结 因为在预推免报名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和自所老师的双选,所以预推免就随便报了几个,后来也没去。 整个保研阶段在9月29号确认拟录取通知那一刻戛然而止。下午,自己去吃了海底捞。走出饭店,夜幕降临,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星星在没有月亮的夜空中闪烁,点缀着深邃的苍穹。身旁传来隐约的虫鸣,伴随着黑夜的静谧。 ![](https://img.wyy.ink/images/2024/10/10/158e39119434461a5a4543221a412859.jpg) ![](https://img.wyy.ink/images/2024/10/10/2ea59a9a2136ef43177091f9ce9e3fa5.jpg) 其实非常幸运,从小学起,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这十多年来能一直和自己喜欢的东西呆在一块,而且大概率未来也能一直做在喜欢的方向上探索,这也是我愿意选择直博的重要原因。前几天看了马斯克的专访,谁不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呢?尤其是当你深爱着自己所做的事情时。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在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无论选择哪条路,只要是自己所热爱的,就坚持走下去,这一路必定会充满欢愉。 > P.S. 本文不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文中可能存在因我的记忆偏差、性格、价值观等因素造成的偏差和美化。重申本文目的为记忆留痕,同日记类似。若有学弟学妹看到这篇文章,想了解更多细节,欢迎私下交流。 Last modification:October 11, 2024 © Allow specification reprint Like 22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
One comment
学长太牛啦